□本报记者 巴迎桂
(相关资料图)
“政府和乡亲们信得过我,我越要努力争口气,带动更多的人自立自强,靠自己的双手过上更好的日子。”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林川乡马家村致富带头人石得兰向记者说道,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向命运低头。
石得兰是马家村的一名残疾人,虽然以前生活在大山深处,但她没有向命运屈服,和其他人一样都向往美好的生活。在各级部门的帮助下,石得兰克服了生活和工作中的诸多不便,用自己学到的编织技术,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条件,还扶持了许多残疾人和家庭困难的妇女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走上致富之路。
“老早以前,我自己就喜欢编织各类装饰品,这一做就是十多年,直到后来自己的作品因网络小视频爆火,抢购一空后,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我参加了青海省残联举办的手工技能培训,取得了残疾人手工制作资格证书。”石得兰记忆犹新。
石得兰对这次培训机会十分珍惜,她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还利用业余时间向老师请教,经常是最后一个走出教室的人,她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残联对自己的期望。
学成归来的石得兰,先后创新编织了拖鞋、帽子、花环以及学会了钩、串、编等多种编法。琳琅满目的商品,绚丽多彩的世界装扮着石得兰的生活,也给她的人生增添了不少色彩。
在自己通过编织有了收入的同时,她关注到有太多和她一样的残疾人和妇女朋友。于是她找到了林川乡和县残联的领导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想把自己学到的编制技艺传授给更多的残疾人和妇女朋友们,带动她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就有了互助县得兰残疾人手工制作有限公司,吸纳20名留守妇女,其中11人为残疾妇女。
目前,该公司以“在家编织、统一收购、网络销售”的模式,实现贫困妇女人均月增收1000余元。“别小瞧这些小小的银色钩针和五颜六色的线,对于我们这些留守妇女和残疾妇女来说却是增加收入来源的好方式,我们靠着这些小物件守住了家、抱住了娃、挣到了钱。”加入制作公司,有了收入的马家村村民魏有香信心满满地说道。
编织产业的发展,让马家村的留守妇女和残疾妇女们实现了居家就业梦。随着队伍不断壮大,马家村培养了11余名编织巧手成为手工创新主力军,使编织工艺品既能跟上潮流,又质量上乘。如今,这个妇女创业团队逐步走向规范化,从个人兴趣到创业增收,用勤劳的“巧手”带动留守妇女居家就业,解决了农村妇女创收难、收入少的问题,小小“丝线”也串起了增收致富的大梦想。
现在,石得兰不仅在生活上有了起色,她还积极加入志愿者协会,经常参与爱心公益活动帮助他人。在活动中遇到重活、累活,她首当其冲;每次捐款,大家考虑到她是残疾人可以不捐,但她比谁捐得都快、都多。“在我最困难的时候,遇到了这么多好人帮助我,我要把这份爱传下去,让更多的人得到爱的关怀,感知到爱的温度。”石得兰始终心怀感恩。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石得兰用学到的手工编织技艺一边装饰着千千万万消费者的美丽生活,而另一边连接起马家村广大残疾人士和妇女的致富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