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6月14日,大冶法院第32个诉调对接联络点在金湖街道海雅社区挂牌成立,该院退休干部“银发先锋”为居民宣讲民法典中“物业纠纷那些事”,现场化解物业纠纷。这是该院推进司法资源下沉,创建“无讼村居”的一项新举措。

近年来,大冶法院坚持能动司法,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创新“三联三共”多元解纷模式,以创建“无讼村居”为工作抓手,推进诉源治理,促进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解于萌芽。今年3月至5月,该院在案件数量持续多年增长的情况下首次迎来了增幅下降“拐点”,其中5月份民商事案件收案数增幅较2月份下降26个百分点,同期一审服判息诉率达88.21%,实现了案件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双提升。

大冶法院升级打造“一站服务、一网通办”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将诉前分流、立案登记、诉讼服务、案件速裁、诉调对接、涉诉信访、司法辅助等功能全面整合,推行“诉前调解+速裁快审”一体化运作模式,通过立案窗口“电话调”、类案办理“对口调”、快慢车道“分流调”、跨域解纷“在线调”等方式,把好关口,努力将一部分矛盾化解在庭审前。

尤其是跨域解纷“在线调”平台,打破诉与非诉服务壁垒,将线下的诉讼服务、调解事项等全部集成到线上,实现查询、调解、立案、司法确认、风险评估等功能线上运行。真正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

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加强与人大、工会、妇联等部门诉调对接合作,先后有8家单位入驻,相继设立了“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能干工作室”和劳动争议、房地产、人身损害、商事、家事纠纷等专业化、类型化调解工作室,3名退休法官加入诉前调解队伍,与一大批解纷能手共同为群众提供“专家门诊”式解纷服务。

为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大冶法院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11个人民法庭深入社区、村、企业、学校,成为全市诉源风险防控“探头”,广泛开展星星“典”灯、村村响、法治副校长、“挎包法庭”“示范点创建”等活动,今年上半年,排查、梳理、化解矛盾纠纷210余起,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庭审前。罗家桥法庭成立全市涉企纠纷调解站,并在行业协会、商会、工业园区等商事矛盾纠纷集中多发领域设立“共享法庭”,推动商事纠纷的庭前化解和实质性解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司法服务。

目前,该市383个村(社区)万人成讼率低于28件的村(社区)已达200多个。(张国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