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日前发布《2022北京通勤特征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去年北京中心城平均通勤时耗50分钟,平均通勤距离13.2公里,45分钟通勤出行比例为54%。环京地区进京通勤者约33万人,其中北三县地区占比近半,平均通勤距离为36.3公里。
【资料图】
北三县进京通勤规模庞大
据统计,环京地区进京通勤者约33万人,占北京通勤总量的3%,主要分布于北三县、廊坊市区、固安、涿州等地,其中,北三县进京通勤者占进京通勤总量的43.3%,接近一半。环京地区进京的平均通勤距离约43公里,通勤时耗普遍较长,一般在1.5-2小时。进京通勤规模最庞大的北三县平均通勤距离约36.3公里,通勤时耗约1小时47分钟。
北三县进京通勤的人员中,大部分以乘坐公交车为主。所以为了方便北三县居民快速通勤,今年北京公交集团将进一步提高“北三县”地区与城市副中心连接,提高运力投入、加快车辆周转、缩短发车间隔,延长外埠线路营业时间,提升“北三县”的时空覆盖。
环京地区进京通勤方向比较集中,呈现点对点通勤特征。《报告》显示,北三县通勤者目的地主要为CBD和望京,廊坊城区通勤者目的地主要为亦庄,固安通勤者目的地主要是丰台科技园。大兴机场对北京的通勤者呈现反向吸引,北京与环京区通勤交换进出比为4.2:1。
环京地区进京通勤者主要出行廊道包括通燕—京通走廊、京沪走廊、京津走廊、京哈走廊、京平走廊、京开走廊、京港澳走廊、武兴路—6号线走廊、京台走廊9条,其中通燕—京通走廊承担的进京通勤压力最为显著。
通勤空间分布的变化
与人口迁移相关
《报告》显示,全年中心城平均通勤时耗50分钟,平均通勤距离13.2公里,45分钟通勤出行比例为54%。综合前几年的《报告》可以看出,城市平均通勤时耗相对稳定。45分钟通勤出行比例自2018年来稳定在51%-52%,2020年、2022年受疫情影响增长至54%。
究其原因,城市规模和结构是影响通勤时耗指标的最关键因素,决定了通勤时耗不同于速度等交通运行指标,是慢变量。此外,通勤效率的提升会诱发通勤者在可接受的通勤时耗范围内,向更远的居住地迁移,同样导致通勤时耗趋于稳定。
2022年北京市人口居住地、工作地整体分布特征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居住地分布仍旧呈现“环形”加“十字形”放射分布特征,回龙观、天通苑、高碑店等居住组团依旧显著。工作地分布中,CBD、中关村、金融街、上地、望京、亦庄、丰台科技园等“七个就业组团”仍旧突出。
《报告》显示,北京市的通勤空间和分布也有变化,其背后反映了北京市人口、岗位空间分布的迁移与演变。2018年以来,北京市人口整体呈现由五环内向外迁移特征。核心区、东南四至五环片区、中关村、首都机场、北四村等区域受非首都功能疏解政策及疫情等影响,人口均有所下降;而北五环外、城市副中心、亦庄、门头沟永定镇等地人口有所增多。
同时,2018年来,北京市工作岗位分布同样出现一定的迁移现象。核心区及CBD、中关村区域岗位数量有所减少;上地、望京、亦庄、丽泽等地工作岗位数量有所增加。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副中心之声
编辑:王怡
责编:黄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