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消费 沈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应该没有哪一家老字号,比张小泉的烦恼更多。“砍刀门”事件刚平息,2022年业绩近乎腰斩,又让公司蒙上一层阴影。

这一年多来,公司深陷断刀事件,数次被架在火上烤,400年积攒的口碑一夜坍塌。

业绩腰斩

刚刚平息了“砍刀门”事件,张小泉(301055.SZ)随即披露了近乎腰斩的2022年度业绩。过去一年,这家老字号过得实在太难了。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8.75%,归母净利润4149万元,同比大降47.30%。

按说,公司去年生活五金制品销售量达到8109.88万把,较上年增长45.69%,为何在销量大增之下,净利润却被斩?

公司解释,全年单价较低的纱剪销量同比增加519万把,中低端产品销售占比提升,营销力度加大,以及上海门店停业时间长、阳江基地产能爬坡期生产成本高等因素,均影响了业绩水平。

刀剪具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收入贡献接近70%,已显疲惫。2022年实现收入5.64亿元,较上年增长7.25%,而上一年的增速为20%。与此同时,毛利率较上年减少2.04个百分点,为35.63%。

一把小小剪刀蕴藏着商机,但刀剪产品的耐用消费品属性,更换周期长,决定了这样的生意不太性感。

上市前,公司就已认识到特殊性,所以,业务逐渐向厨房、家居五金领域延伸。去年,厨房五金、家居五金收入分别占比22.12%和8.52%,还不足以挑起大梁。相比刀剪具传统业务,还处于发展阶段。

4月18日收盘,张小泉收报14.33元,涨0.92%,总市值22.35亿元。

热搜常客

2021年9月,张小泉登陆深交所,成为国内刀剪第一股。没过多久爆发拍蒜门事件,公司的颜面尽失。

去年7月,用户使用张小泉的龙雀斩两用刀拍蒜,菜刀断裂,公司客服不建议拍蒜的建议被曝光后,立即被推上微博热搜。

随着拍蒜门愈演愈烈,公司先后回应使用刀的方法不专业、使用刀的力度角度不对,一次次烈火烹油。

公司总经理夏乾良于2011年视频受访内容广泛流传,“中国人切菜方法是不对的”、“中国刀工不及米其林厨师”等看法,更是引发公众吐槽。

张小泉忙着灭火,友商趁机营销,王麻子直播菜刀拍蒜、阳江十八子直接在直播间里刀拍鹅卵石。

面对接踵而来的舆情,张小泉最后不得不发布断刀召集令,对5年内发生断刀事故的用户,无偿补发新刀。

拍蒜门事件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并入选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这一事件重挫公司声誉,断刀事件再也停不下来。

今年2月,徐州一用户用张小泉菜刀拍蒜,刀断成两截;

今年3月30日,一消费者在用张小泉斩骨刀斩骨头时,刀把断裂,险些酿成“血案”。公司客服回应,斩骨刀只能砍切鸡鸭鱼及小排骨,而且要直起直落,不要左右摇晃。

斩骨刀斩不了骨头?这一不合时宜的回应,公司又被推上热搜。

每次在断刀事件中,张小泉嘴都比刀硬,侧面显示出公司在刀具质量上的短板。

事实上,张小泉的刀大多依赖代工。据招股书,2020年,公司自产刀具146.30万把,OEM代工产量高达513.50万把。

据年报,2022年是张小泉摸索刀剪领域供应链建设的首个完整年度。公司称,已不断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提升工作,努力提升OEM供应商的原材料供应和质量把控水平。

从刀剪到厨电

张小泉刀剪产品低频消费特征,已越来越难提起资本的兴趣,业务缺乏更大的想象空间。

公司积极求变,产品使用场景从刀剪、厨房延伸至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与德国双立人品牌的业务拓展较为相似。

创立1731年的德国双立人,不仅在高端刀具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还推出了锅具、厨房小家电、炊具及个人护理用品等多个产品线。

2021年9月,张小泉成立小家电事业部,随后电煮锅、刀架、料理粉碎机、空气炸锅等,在线上线下销售;2022年10月,公司设立张小泉炊具,准备卖炒锅。目前,已经完成6大锅具系列开发定型,将在今年陆续上市。

过去几年里,公司厨房小家电产品,主要是授权给第三方生产,之后是否自行生产,还没有明确的信息。

在公司设想中,今后张小泉品牌旗下,除了刀剪具,还有小家电、炊具等产品。这不是侵入美的、苏泊尔等小家电品牌的领地了吗?

公司在接受机构调研时称,未来会更着眼于精准多元化,哪条赛道机会更大,就会在哪条赛道上投入更多的资源。

但公司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如何解决产品开发和自身产能、以及和品牌授权方的冲突,都将是不小的考验。

从研发能力来看,公司去年143项专利中,仅有2项发明专利,其余均为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

公司研发费用率已显下行趋势,从2020年的3.51%降至2022年2.95%。


关键词: